全国服务热线:138-0460-1830

您当前的位置 :首 页 > 行业动态 > 详情

新闻中心news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哈尔滨菱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0451-86305630

联系电话:13804601830/13936379675

地址:哈尔滨市南岗区汉兴街53号4单元202室

家用电梯的防撞系统如何设计

2025-07-21 10:03:37
56 次

  哈尔滨家用电梯的防撞系统设计需兼顾人员安全、设备保护和运行稳定性,核心目标是避免轿厢与井道部件、障碍物或人员发生刚性碰撞,同时在异常情况下实现快速响应(如紧急停止)。其设计需覆盖主动防撞和被动防护两大维度,具体细节如下:

  一、主动防撞系统:提前预警与规避碰撞

  主动防撞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,在碰撞风险发生前触发预警或制动,是防撞设计的核心。

  1.井道内障碍物检测(针对轿厢运行路径)

  传感器类型:

  红外对射传感器:在井道顶部、底部及轿厢两侧安装,形成无形“防护网”,若检测到异物(如工具、线缆垂落)进入运行路径,立即触发轿厢急停。

  激光雷达(LiDAR):高端机型采用,360°扫描井道内部,精准识别微小障碍物(如螺丝、碎石),并通过算法计算安全距离,提前减速或停止。

  超声波传感器:安装于轿厢顶部和底部,通过回声定位判断与井道顶部/底部的距离(如顶层或底层平层区域),避免冲顶或蹲底(配合极限开关使用)。

  触发逻辑:当障碍物距离轿厢≤0.5米(可调节)时,系统先发出声光报警,若障碍物未移除,1秒内自动切断动力,使轿厢停止在安全位置。

  2.轿厢门与层门联动防撞(防止夹人/夹物)

  红外光幕/安全触板:

  轿厢门和层门边缘安装红外光幕(32-64束红外线),若检测到人员肢体、宠物或物品伸入门缝(哪怕是手指),门机立即反向开门,避免挤压。

  门底部加装柔性安全触板,轻微触碰即可触发开门信号,适合老人、小孩使用的场景。

  关门力限制:通过扭矩传感器控制门机关门力度(国标要求≤150N),若关门时遇到阻力(如夹到物品),自动减小力度并反弹,防止硬性碰撞。

  3.轿厢与层门对齐检测(防止错位碰撞)

  平层光电开关:在轿厢顶部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,与井道内每层的平层标识对齐,确保轿厢停靠时与层门地坎高度差≤5mm,避免人员上下时因台阶绊倒(间接减少碰撞风险)。

  错位监测:若因故障导致轿厢停靠错位(如高于或低于层门≥30mm),层门联锁装置自动锁死,禁止开门,同时轿厢发出报警并重新找平。


哈尔滨家用电梯


  二、被动防护系统:碰撞发生时的缓冲与减损

  当主动防护失效时,被动防护通过物理结构吸收冲击力,降低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。

  1.轿厢顶部与底部的缓冲装置

  轿厢底部缓冲器:

  常见为聚氨酯缓冲器(适用于低速电梯,速度≤1m/s)或液压缓冲器(适用于中高速电梯),安装在井道底坑,当轿厢意外蹲底时,通过压缩变形吸收冲击力,使轿厢减速至安全停止(冲击加速度≤5g)。

  轿厢顶部防护:

  顶部安装防跳装置(机械锁止机构),防止轿厢冲顶时脱离导轨;同时加装弹性顶板(如橡胶垫),若人员因意外撞击顶部,可缓冲冲击力。

  2.井道壁与轿厢的间隙防护

  轿厢护板:轿厢侧面采用软性防撞条(如EVA发泡材料),减少与井道壁(如砖墙、玻璃)碰撞时的噪音和磨损。

  间隙封堵:轿厢与井道壁的间隙需≤150mm(国标要求),若间隙过大,需加装防护网或挡板,防止人员肢体伸入导致碰撞。

  3.应急制动与超载保护

  限速器-安全钳联动装置:当电梯超速(超过额定速度115%)或失控时,限速器触发安全钳,夹住导轨强制制动,避免轿厢坠落或高速碰撞。

  超载保护:轿厢底部安装重量传感器,超载时(超过额定载重量10%)电梯不运行,同时报警,防止因超载导致结构变形引发碰撞。

  三、特殊场景适配:家用场景的人性化设计

  家用电梯使用人群多为老人、小孩,防撞设计需更注重“容错性”:

  儿童安全锁:轿厢内可设置儿童锁,防止孩子误触按钮导致轿厢突然启动,减少碰撞风险。

  语音预警:轿厢靠近楼层或遇到障碍物时,发出“即将到达”“请注意门体”等语音提示,提醒人员避让。

  停电应急:配备备用电源,停电时轿厢缓慢停靠最近楼层并开门,避免人员被困轿厢内发生恐慌性碰撞。

  总结:防撞系统的核心设计原则

  多层防护:主动检测(传感器)→预警响应(声光+减速)→紧急制动(安全钳/急停)→被动缓冲(缓冲器/护具),形成完整防护链。

  适配家用场景:优先选择反应灵敏、操作简单的传感器(如红外光幕),避免复杂系统导致误触发;缓冲装置需兼顾静音和柔软性,提升使用体验。

  合规性:所有防撞部件需符合《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》(GB/T 21739),安装后需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验收,确保功能有效。

  通过以上设计,家用电梯可最大限度降低碰撞风险,兼顾安全性与实用性。


网站首页关于我们产品展示工程案例 新闻中心在线留言联系我们

联系方式

咨询热线:0451-86305630

联系电话:13804601830/13936379675

地址:哈尔滨市南岗区汉兴街53号4单元202室

微信咨询
版权所有:哈尔滨菱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    黑ICP备2021000131号-2